走進汽車減震器的歷史世界 愛車人士對車的喜愛程度不亞于籃球運動員對籃球的喜愛,愛她,當然要了解她的全部。今天。就和小編一起走進汽車減震器的歷史世界,帶你了解她的前塵往事。
汽車減震器是汽車行駛時的關鍵部件,可以較快地緩和衰減路面與車速帶給汽車的振動,提高汽車自身的舒適性、經濟性、 安全性和穩定性。減震器是懸架系統的重要部件,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阻尼運動來衰減運動中產生的能量。減震器的性能直接關系到汽車的價值,隨著科技水平與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,人們對汽車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。國外很多減震器制造廠商設計專門的研究機構,通過對新產品、新材料、新工藝的研究改進,并制造出大量新的減震器產品并投入市場,促使減震器制造企業在全球機械制造產業占有一席之地。 減震器從出現到今天已經有了100多年的歷史,最早車輛的減震系統由彈簧構成,雖然彈簧可以減輕路面沖擊,性能較可靠,但它容易產生共振現象。在1908年,世界第一臺液壓減震器研制成功,它用隔板將橡膠制成節流通道分為兩部分,通過油液與節流通道摩擦,達到減震目的。之后,在20世紀30年代,搖臂式減震器得到普遍應用,工作壓力在10MPa~20MPa之間,但結構復雜、易損壞、體積大,最終被淘汰。
二戰之后,簡式液壓減震器取代了搖臂式減震器,其成本低,壽命長,但容易出現充油不及時的問題,若充油不及時,會影響減震效果,產生噪音與沖擊。直到20世紀50年代, 充氣式減震器的出現解決了以上的問題,在雙筒內充入低壓0.4MPa~0.6MPa的氮氣可以解決充油不及時的問題。同時單筒式充氣減震器也開始發展,其采用浮動活塞的結構,使充入的氮氣形成2.0MPa~2.5MPa的高壓氣體,性能優于雙筒式減震器,而且質量輕、性能好,但其成本較高。 相信到了這里各位愛車人士一定對汽車減震器的來源有所了解。
